bbin宝盈官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媒体聚焦

【南通发布】对话南通心理咨询专家:疫情之下,如何守护百姓心理健康?

来源: 南通发布 发布时间:2021-11-23 字体:[ ]

疫情在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给大众带来心理压力。进入冬季之后,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我市各条心理健康服务热线逐渐升温——

疫情之下,筑牢心理“防疫墙”

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精神卫生机构,对话心理咨询专家,揭秘疫情防控一线的“幕后英雄”——心理工作者们守护百姓心理健康的故事。

近百场讲座,将心理健康知识送上门

反复的疫情,忙碌的工作,繁重的学业,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今,人们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精神心理问题。

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触目惊心的病例数据令人陷入沉思。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吴徐明表示,精神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容忽视,守护疫情期间百姓心理健康,首先应认识到精神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作为全市精神卫生工作的技术指导单位,早在2017年,南通四院(南通市精神卫生中心)就牵头成立了全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携手9家医疗机构共同筑牢江海百姓心理健康筑牢屏障。不论是在疫情集中暴发期,还是常态化防控期,心理卫生诊疗服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担心自己乘坐公交车时感染疫情;担心自己去过有疫情风险的超市农贸市场;担心灾难随时降临......有时,恐慌心理比疫情还可怕。今年8月,市四院、市心理学会与市总工会联合开展“疫情期间如何调整心理状态”的知识讲座。市四院临床心理科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戴伟华重点讲述新冠疫情下的心理调控措施,消除民众对于疫情的恐慌心理,帮助市民群众维持平和的心态,过好积极健康的生活。

今年以来,由市总工会牵头、市四院组建的近40人的心理健康专家宣讲团活跃在江海大地,为全市各大企事业单位进行心理健康讲座服务和减压辅导。“我们会依据每个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来组织安排课程,让专家送课上门,提高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吴徐明介绍,截至目前,专家宣讲团已经举办了近100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目前,南通市心理学会就挂靠于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疫情暴发后,市四院联合心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深入学校、司法机关、社区单位等地进行一系列疫情心理防护的科普宣教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疫情期间烦恼多,服务热线解纷忙

不久前,境外返通人士张先生拨打市心理援助倾诉自己的苦恼。原来,随着国际疫情形势日渐严峻,国内疫情零星散发,防疫政策也在不断更新调整,按照变更的防疫管理要求,张先生在原本的隔离期限结束之后,还需接受为期一周的健康管理。于是,张先生致电向心理医生抱怨,担心因此影响工作,情绪变得日益焦虑。

接听的心理医生、南通四院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施佳佳仔细倾听张先生的诉求后,耐心为其进行了疏导,让他的心情平复了不少。“每天处于封闭的环境内,无法了解外界情况,会令不少人陷入一种复杂情绪中,焦虑、担忧、迷茫、孤独,有些人甚至会出现耳鸣、失眠、心慌等躯体反应,我们需要给隔离人员足够的关注。”

施佳佳表示,缓解对疫情的恐慌情绪,首先要做的便是正确认识它。“很多复杂的情绪,其实都来自我们的想法,来自我们的评判,而不是来自于事件。因此,疫情之下,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便显得十分重要。”她举了个例子,随着打新冠疫苗的人越来越多,各地应急机制越来越成熟,疫情对我们的威胁也越来越小。这样的一种认知调整,能够有效缓解我们对疫情的恐慌。

记者调查发现,受疫情影响,不少民众在家待业或居家办公,一些市民途经疫情风险地区,不得不居家隔离,家庭成员间的接触较往日更为密集,从而导致家庭纷争升级,平时不易暴露的家庭矛盾在疫情期间集中显现。“一旦疫情紧张,我们的服务热线也会跟着‘升温’,很多人被日渐突出的家庭矛盾、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说困扰。”施佳佳建议,市民朋友可做一些生活上的调整,与孩子多做互动,与伴侣共同完成家庭活动,在受限制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及家人的生活,从而缓解与家人间的紧张关系。

疫情暴发后,我市先后开通10条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共20个座席,配备56个心理咨询专家。由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组建专业专家组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对来电咨询关于疫情导致的心理问题进行解答。

隔离点不隔“情”,疏导情绪有妙方

今年7月,在我市某隔离点,小女孩彤彤(化名)在隔离期间出现不良情绪反应,本身彤彤便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所以不能很好地适应隔离点紧张、封闭的环境氛围。令人欣慰的是,该隔离点有精神卫生机构心理医生对口联系,时刻关注着隔离人员心理健康需求。

隔离点的心理医生在对彤彤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及药物调理后,又及时向南通四院心理专家请教更为专业的应对措施。考虑到小女孩情况较为特殊,孤身一人处于房门紧闭的环境中,缺少家人朋友的陪伴,专家便建议彤彤多和家人、朋友视频聊天,疏导她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在有限的范围内,尽量满足彤彤在隔离期间的要求,比如提供孩子喜欢的饮食等。

目前,我市每个隔离点均明确一家精神卫生机构对口联系,密切关注隔离人员心理健康需求,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及时安排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指导,纾解压力。“从去年起,针对疫情而设的心理救援体系便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相关要求,我们对隔离点医务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对被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全方位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吴徐明说。

市卫健委疾控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建设,我市组建专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建立市、区两级专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纳入全市应急系统,每年至少开展2次培训和1次协同应急演练,全力筑牢百姓心理“防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