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宝盈官网

图片
2011年卫生工作总结及2012年思路
来源: 南通市卫计委 发布时间:2012-11-15 22:33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全力推进深化医改各项重点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相关民生问题,努力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对照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和社会管理创新项目要求,我局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处室分头落实,及时分解任务,细化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总结评估,强化跟踪问效。尤其是在推进基本药物全覆盖、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核等重点难点工作的过程中,全局上下严格序时管理,实行挂图作战,全力加以推进,确保按时完成。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巩固。全市新农合参合人数500.85万人,参合率99.53%,人均筹资标准258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00元/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补偿政策,降低住院起付线,开展门诊统筹。推进支付方式改革,选择15个临床医疗路径相对明晰、治愈标准易于掌握的病种,在定点医疗机构试行按单病种付费,进一步降低参合农民的就医费用。全市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平均为72.4%。全面开展农村儿童重大疾病救治补偿工作,共有符合条件的83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名白血病患儿得到医疗救治,救治费用累计241.42万元,实际补偿比例达90%。

  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具体实际,按照分类推进、全面突破的思路,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广大居民在基层普遍享有基本药物零差率优惠。全市96所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配备599种基本药物(国家目录307种、省补目录299种),1648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307种国家目录内基本药物,并在127所乡镇民营医院配备使用一定比例基本药物,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镇、村全覆盖。据统计,全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采购基本药物4.09亿元,销售3.45亿元,门急诊人次比上年上升20.08%,均次费用下降31.27%;住院病人数上升13.17%,均次费用下降22.50%,减轻群众用药负担1.38亿元。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取得突破。为确保实现“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乡镇卫生院”的目标,我局精心指导通州等地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重组,根据自愿原则,通过规定程序,采取股权流转、资产回购方式,将已改制医院收归政府举办。3月份通州、海门、启东所有乡镇(民营)医院均与政府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并完成资产移交、人员招聘等工作。全市101个乡镇中已有70个乡镇建有一所政府办卫生院。同时指导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编制核定、岗位设置、竞聘上岗工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考核制度,分别制定了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负责人任用及考核办法、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做到“双考核、双挂钩”,考核结果与机构补助和职工个人收入分别挂钩,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进一步提升。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提高到25元/人,其中市区达30元/人、通州区27元/人,其他县(市)25元/人,目前资金到位率91.81%。强化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精细化管理,有序推进10大类 41项任务。全人群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78.39%,其中60岁以上人群98%;Ⅱ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96.89%、97.03%。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重大疾病防控卓有成效,发现活动性结核病4036例,系统管理率99.1%;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238人,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覆盖率80.5%;完成血防查螺1630.8万㎡、巩固性灭螺11.9万㎡、监测查病6477人;数字化接种门诊以县(市、区)为单位实现全覆盖,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纳入统一管理,“五苗”基础接种率达97.8%。扎实推进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管理项目,完成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情况摸底调查,统一建档管理、定期随访治疗,率先启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信息系统,主动与公安部门建立了信息交换机制。修订完善卫生应急处置预案方案10多项,全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决策系统市级平台建设,组织卫生应急培训和应急演习30余批次,成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起,有效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圆满完成“港洽会”等重大活动卫生保障36批次。

  五是食品安全监管扎实开展。根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今年起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及重大事故查处等职能交我局承担。为此,我们及时理顺食品安全综合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综合监管工作制度,完善食应急处置和举报投诉体系。率先启动食品安全检测平台建设,依托市疾控中心筹建的“市食品安全检测中心”920日挂牌成立,并在农业、质监等监管部门所属的检测机构设立食品检验所,构建了统一规范、分工合理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市食品安全信息平台项目6月份通过论证,平台框架基本建成,即将进入调试阶段。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动态检测,监测结果及时公开发布。市区共抽检食品2131批次,平均合格率94.5%,涉及10大类34种食品。对检出的不合格食品责成下架、退市或召回,存在违法行为的及时依法查处并跟踪监管。协调相关部门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管,严格执行食品生产经营准入、食品生产质量监控、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制度,针对当前突出问题,相继部署开展了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及塑化剂、打击“地沟油”和规范餐厨废弃物管理等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六是医疗服务管理持续改善。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工程进展顺利。调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调整存量、有序发展增量,大力发展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专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纳入三级专科医院管理,南通瑞慈医院通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市一院妇科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市一院脊柱外科、市肿瘤医院病理科成为省级重点专科。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为抓手,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进。借鉴银行窗口服务做法,率先在门诊大厅推出窗口服务电子即时评价系统。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推进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平安医院创建经验在全省交流。推进公立医院“委托经营管理”改革,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如皋市人民医院开展县级医院改革试点。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加强医护人员准入和执业行为监管,严格医疗技术准入和应用监管。认真执行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手术能力和权限审核。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已有26个二级医院的205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的诊疗。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严格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定期进行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行为得到规范。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医疗废物专项整治。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投诉管理和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实行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及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防范。建成朱良春国医大师工作室,市中医院蛇伤专病及良春风湿病医院的风湿专科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任港、和平桥、文峰三个街道建成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偿献血工作成效显著,自愿无偿献血率保持100%,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七是卫生监督执法全面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评估继续推进,海安、启东已通过市级评估近期可望省级评估。卫生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农村小型餐饮单位、医疗机构、公共场所、乡镇水厂及职业病危害企业等卫生监督工作得到加强。餐饮服务许可行为进一步规范,在审批中心窗口率先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服务流程,11月份通过权威机构认证。加强对中小型餐饮、学校食堂、企业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大型活动接待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开展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建成了一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示范单位。相继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瘦肉精等一系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行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依法加强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管,完成20余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新、改、扩建及技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开展了全市放射诊疗防护情况调查;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学校卫生综合监督,规范传染病防治及饮用水卫生监管,按时完成餐饮消费环节、消毒产品、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和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监督抽检任务。积极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完成了省卫生监督业务软件的本地化再造,探索了省、市、县三级网络互联互通的技术路径,实施了市级移动执法在线运行,初步建成了“数字卫监”信息管理系统。

  八是城乡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著。年初我局牵头制订了《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接工作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单位,提请市政府成立了市创卫长效管理办公室,由市爱卫办负责长效管理的日常工作,并成立了9个专业工作督查组和1个综合督查组。5月中旬召开复审迎查工作动员会,强势推进薄弱环节整改,协调相关部门强势推进农副产品市场、建筑工地和未开发地块等专项整治,取缔露天市场,消除占道经营,优化城市环境。 5月下旬通过市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复审,9月底通过全国爱卫办复审验收。创建活动向村镇逐步延伸,如皋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入公示阶段,建成省级以上卫生镇7个,省级卫生村80个。加快农村改厕进程,提前完成15万座农村改厕任务。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全面开展公共场所控烟活动,全市510家医疗卫生单位均建成“无烟医疗卫生机构”。

  2012年卫生工作思路:2012年全市卫生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项目管理为抓手,以提升绩效为导向,深入推进一项改革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实施两大工程即卫生惠民工程和服务提升工程,精心抓好三个项目即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卫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

  一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实施意见》,推动北三县因地制宜实施乡镇医院体制改革,尽快在每个乡镇建成一所政府办卫生院,并将村卫生室逐步纳入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推进以岗位管理和全员聘用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岗位绩效工资和考核挂钩为主要内容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体制机制。

  二是认真落实卫生惠民政策。继续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争人均筹资标准不低于300元,着力优化补偿方案,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实施门诊总额预付、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和住院总额预付制等配套改革,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补偿比达到70%以上。在全面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将终末期肾病、妇女宫颈癌、乳腺癌、耐多药肺结核、重性精神疾病等纳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实施范围。加强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全面实现市、县、镇、村就医费用联网即时结报,实现与新农合省级信息平台的联接。做好新农合“一卡通”,与居民健康卡的有效整合与衔接。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认真组织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建立财政补偿、政策培训、监测评估机制,力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利用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诊费用下降25个百分点,镇、村卫生机构平均处方值分别控制在55元和20元以内。

  三是全面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根据区位优势、服务能力及服务半径,指导部分县级医院参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合理控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发展规模,科学核定编制床位。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将部分符合规划的中心卫生院逐步纳入二级医院管理。推进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及双向转诊工作,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全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探索建立二级以上医院复核评价及评审长效机制,完善大型医院巡查制度等制度。推进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控制医院感染率等手段,强化依法执业意识。建成市本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期工程,推进电子病历等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启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设,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依法加强机构、诊疗科目、技术、人员等要求的准入及管理。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提高采供血机构服务能力。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治演练,组织院前急救技能竞赛。做好征兵体检、卫生支援、精神卫生、对口支援、残疾人康复等工作。按照三级综合医院标准指导市第一人民医院启动开发区新院筹建工作,完成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工作。

  四是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水平,强化对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责任考评,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加强市安全检测管理平台检测操作全程管理,出台《南通市食品安全检测管理平台运行规定》,严格各部门食品送检、检验、出报告全程系统操作。推进食品检测市县联动,形成检测资源全市共享。全年完成食品安全动态检测2230批次。推进卫生监督体系标准化建设,力争所有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通过评估。规范卫生许可行为,规范办证程序,确保许可质量。完善卫生监督片警制,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大力开展卫生监督专项整治。坚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建立卫生执法110接处警制,推动市、县“数字卫监”建设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卫生监管效能。

  五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医”战略。瞄准现代医学科技前沿领域,制订实施卫生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奖励政策,进一步加强传染性疾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测和应急能力研究,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终末期肝肾疾病等危害我市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强化过程监督管理,注重年度考核与动态管理。加快医学重点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引进,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技术和科研创新能力,努力构筑区域性医学诊疗和科研中心,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的影响和位次。做好农村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活动,促进适宜技术在基层的规范合理应用。研究制定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规划,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实施定单定向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高一般疑难杂症诊治水平。建立以提高能力为核心的基层卫技人才进修培训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骨干医生“务实进修”计划。

  六是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进一步拓展服务内涵,扩大受益人群,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着力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力度,确保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加强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等疫情监测处置,力争不发生重大疫情。建立健全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慢性病人规范管理率达到80%。对照10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力争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电子化建档率达80%以上,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体检率达100%。探索新农合信息网络与居民健康档案的有效对接,建立与电子健康档案相连的社区责任医生工作站,提高民居健康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妇幼保健服务项目管理,开展4-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等项目执行情况的督导,抓好对高危孕产妇、高危婴幼儿和体弱儿筛查管理,提高流动孕产妇、流动儿童保健管理质量。以县(市、区)为单位早孕建卡率99%以上,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均达到95%以上。